第九十章 重庆兵变(下)-《大宋权相》
第(2/3)页
“屯将军节哀,人死不能复生,我们一定会给王将军报仇的。”两个屯达的心腹亲兵过来劝慰,屯达回眼偷看到自己手下那帮不可靠的全在远处,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别说话,用身体挡在我。”屯达的两个亲兵楞了一下,忙一起闭嘴,并用身体挡住屯达。
“王将军,你死得好惨啊。”屯达一边诅咒着王坚,一边从怀里掏出两封书信,分别交与两名亲兵,吩咐道:“藏好,一会你们就带着战马悄悄离队,一个去钓鱼城找张钰将军,一个去南平找张桂将军,务必在明天天亮之前把这两封信交到两位将军手上。把这事情办好了,回来有重赏,我还升你们做部将。”
“明白。”能当亲兵的基本心眼灵活的,屯达的两个亲兵果然不动声色的把书信藏入怀中,并在片刻后寻机离开队伍,分别骑快马赶往钓鱼城与南平送信。直到那两个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亲兵消失在视野之外,屯达这才松了口气的站起来,装模作样的指挥军队搜寻鞑子骑兵踪迹,并亲自领兵去追杀已经逃回泸州的蒙古骑兵……
……
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蒙古骑兵,所以屯达追杀子虚乌有的蒙古骑兵行动自然宣告失败,到了天色全黑的时候,屯达垂头丧气的回城向俞兴复命,还好俞兴也知道这个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屯达也没做太多刁难便把精力集中到给王坚治丧一事上。而此刻王坚遇害的消息已经传开,重庆百姓惋惜大宋又折一名栋梁大将之余,自发的组织起来到俞兴为王坚开设的灵堂吊孝,寄托哀思。俞兴乘机即兴发挥了一把,当着前来吊孝的百姓痛哭流啼,成功树立了他与名将王坚乃是生死之交的光辉形象。
没了王坚成天要求备战,俞兴反倒成天关心起备战工作来,一天到晚除了忙着领导重庆的文臣武将为王坚治丧,还有就是囤积粮草、修缮武器和调动部队、船只积极备战,除此之外,俞兴还陆续召集各级将领,要求众将与自己上联名奏本请同为大宋名将的京湖路安抚制置大使吕文德入川做战,亲自指挥收复泸州战役。不得不承认,俞兴请吕文德入川做战虽然有私心,但曾经担任四川制置使的吕文德确实是王坚继任者的最佳人选,所以俞兴的倡议获得了众将的一致赞同,就连屯达都在奏本上签下了名字。
“俞大人,今天已经是王坚将军遇害的第三天了。”在奏本上签好字后,屯达又向俞兴建议道:“末将建议,今天傍晚召集全军副统领及以上级别的所有将领,在王将军灵堂为上香,并将这道奏本祭祀王坚将军的在天之灵,让王坚将军知道,俞大人你和我们一样,都一定要给他报仇雪恨。”
“好主意,这是一个提升军队士气的好办法,就这么办。”俞兴还是头一次发现屯达的头脑这么好用,当即表示同意。为了安抚屯达这个知道内情的将领,俞兴还主动将王坚灵堂的安排接待任务交给屯达,让屯达率领军队负责灵堂的保卫——毕竟聚集那么多重要将领在一起,出什么意外可不是闹着玩的。
到了傍晚戌时,在俞兴的命令下,所有在重庆的武官,只要是副统领或者以上级别的将领便全都到了位于重庆知府衙门的王坚灵堂,还好王坚的灵堂搭建得颇大,近百人都进了灵堂仍然十分宽广。戌时正的时候,俞兴也穿着正装朝服进了灵堂,不过俞兴很快就发现,负责灵堂守卫的虽然是屯达部署,但屯达本人却不在场,俞兴不由有些恼怒,叫来屯达的副手问道:“屯达人呢?到那里去了?”
“回俞大人,屯达将军去巡视城门了。”屯达的副将必恭必敬的答道:“今天轮到屯将军巡视城防,俞大人忘记了吗?”俞兴一拍脑袋,这才想起今天恰好是屯达负责巡视城门关防的日子,赶紧命令道:“快去通知屯达,让他检查了城门关闭情况,就马上回灵堂来,别耽搁时间。”
“是,是,小人这就派人去通知屯将军。”屯达的副将恭敬回答,并飞快派人去通知屯达。俞兴这才放下心来去与各级将领打招呼说些哀悼王坚的话,一边联络感情一边打发时间等待屯达巡城归来,按俞兴的估计,屯达只要马不停蹄巡视完重庆诸门到这里最多只需要半个多时辰的,不曾想估计的时间转眼过去,屯达还是不见踪影,俞兴不免有些愤怒,又将屯达副将叫到面前,“屯达怎么还没回来?你再派人去催催,限他亥时前必须回来。”
“不必催了,我回来了。”灵堂之外响起一个屯达粗豪的声音。话音未落,两队宋军蜂拥而入,左右包抄把俞兴及重庆众将包围在其中,俞兴大惊道:“屯达,你想干什么?竟然敢用军队包围我们,你想找死吗?”
“找死的人,恐怕是你俞兴自己吧?”灵堂外又响起一个让俞兴魂飞魄散的声音,紧接着,王坚一马当先,张钰、屯达、张桂与张立远四人左右尾随,一起大步走进灵堂,灵堂里顿时一片大乱,无数人扯开喉咙惊叫道:“王将军,你不是被鞑子害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
“根本就没有什么鞑子,有的只有我们俞大人。”王坚冷笑,目光似剑,紧盯到俞兴那张惊慌失措的脸上,“俞大人,你一定没想到吧?那天的马车上,坐的只是我的两个亲兵,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第(2/3)页